我今年28歲,2018年自上海海洋大學機械專業畢業,目前也待業1年,存款也將見底,因此預計1、2個月內須要有工作。本人未來打算往機械工程師職務發展,但因為從大學畢業后都當銷售,因此沒有制造業的經驗(工具機組裝實習4個月經驗算嗎?)
繪圖能力部分雖然有用過solidwork,但也因為一下子有了6年的斷層落差,因此不管繪圖還是材料評估方面應該很生疏,雖然目前還是會投相關簡歷,但還是有一些長期無法錄取的心理準備,因此有一些打算:
1.前期往組裝、裝配的職務做,下班去學繪圖軟體,也溫習過去的所學,后期當機械工程師。
缺點:因為組裝跟機械的職務應用落差很大,除了面臨轉往機械工程師的養成時間長,即使能力養成也不見得順利內轉;
2.機械工程師、副工程師、助理工程師、工程助理等職務一起投簡歷(會集中副工、助工、工助),看有沒有公司收,有的話就學做邊學;
缺點:找職時間會拉長,因為好像公司都需要馬上上手(至少不少的職責JD都需要繪圖能力),因此預計一邊兼職,一邊上職培訓班,一邊找工作。
因為目前想到的方案是以上2個,但可能也不甚周詳,如果有其他的建議或批評,也歡迎各位指教,也謝謝大家!
在未來找機械工程師的工作,可能會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 技術更新快速:機械工程領域發展迅速,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作為求職者,你需要保持持續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知識,以適應行業的發展。
2. 競爭激烈: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機械工程師的數量也在增加,因此就業競爭會比較激烈。你需要有突出的項目經驗、專業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養,才能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3. 行業需求變化:不同的行業對機械工程師的需求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興行業對機械工程師的需求較大,而傳統制造業可能需要更多具有傳統技術背景的人才。
4. 國際化趨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你有機會去海外工作或者與國際團隊合作,可能會遇到語言、文化差異等問題,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5. 跨領域融合:未來機械工程師的工作可能會涉及到更多的跨領域,如自動化、電子、材料科學等,這就要求你具備更廣泛的學科知識和跨界能力。
6. 創新能力:在創新驅動的今天,機械工程師不僅需要解決現有問題,還需要有創新能力,能夠設計出新的產品或解決方案。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你可以通過提升專業技能、積累實踐經驗、拓寬視野、提升跨領域能力,以及積極參加行業活動和網絡社交等方式,來增強自己在求職市場的競爭力。
你好,面對找機械工程師職位的挑戰,你的思考已經很全面了,而且你提出的兩個方案都是可行的路徑。不過,考慮到你的情況,我會給你一些建議和可能的方向,希望能幫助你更清晰地規劃未來。?
首先,你提到的工具機組裝實習經驗絕對有其價值,不要低估它。這類經驗可以讓你對機械制造過程有基本的理解和實際操作經驗,這對于機械工程師來說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針對你提出的兩個方案,我會建議如下:
方案一的加強:如果選擇從組裝、裝配職務入手,確實是一個比較實際且逐步接近目標的方法。建議你在這個階段積極學習與工作相關的繪圖軟體,比如SolidWorks、AutoCAD等,并透過線上課程或職訓局的課程來加速學習。同時,如果可能的話,參與一些相關領域的項目或是自己動手做一些小項目,這些都能在你的簡歷上加分。
方案二的策略調整:對于這個方案,你提到的確實是一個挑戰,即廠商對即戰力的需求。不過,你可以在簡歷和面試中強調你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以及對機械工程的熱情和規劃。同時,可以尋找一些中小型企業或新創公司,他們可能對即戰力的需求不像大公司那么迫切,更看重員工的潛力和成長性。?
其他建議方向:
專業認證:考慮獲取一些機械設計或相關領域的專業認證,這對提升你的專業技能和增加就業競爭力都有好處。
跨領域應用:考慮將機械工程技能應用于新興領域,比如機器人技術、3D列印、智能制造等,這些領域的發展迅速,需求量大。
社群參與與網絡建設:積極參與相關的技術論壇、研討會、工作坊等,這不僅能讓你保持對最新技術動態的了解,同時也有助于建立專業網絡,增加找到工作的機會。?
另外你提到SolidWorks 的問題,面對這個情況,誠實是最好的策略,但同時也可以展現你的積極學習態度和對工作的熱情。你可以這樣表達:
“在大學期間,我有使用過SolidWorks進行繪圖和設計,所以對它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雖然近年來因工作性質的轉變,我沒有持續使用它,可能會有些生疏。但我對再次掌握SolidWorks充滿信心和熱忱。我已經開始自學刷新我的繪圖技能,并計劃參加相關的進修課程以確保我的技能能夠迅速達到工作需要的水平。我相信,憑借我的學習能力和對技術的熱愛,我能夠在短時間內重新掌握并運用SolidWorks于實際工作中?!?/span>
這樣的回答不僅展現了你對工作的積極態度,還顯示了你愿意為達到職位要求而努力學習的決心。這種積極主動的態度往往比單純技能的掌握更能獲得雇主的青睞。此外,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在面試前加快學習的步伐,至少掌握SolidWorks的基礎操作和幾個常用功能,這樣即使在技術測試中遇到問題,也能夠展現出你已經開始努力學習和進步。這種實際行動比光說更有說服力。
面對換工作的過程,保持積極的心態非常重要。每一步都是向前的進步,只要你不斷努力,總會找到屬于你的位置。祝你在機械工程師的道路上一帆風順!
您好,找工作是打出您手上最好的牌。
您原本是業務銷售的專長,有沒有考慮找機械業、設備機具業找業務開發的工作,還比較能結合學歷+工作專長,雖然可能還是要補,但是是補英文,或第二外語,如果本來外語就有底子,把簡歷稍微改寫一下,個人覺得比硬碰硬投機械工程師或機械設計相關工作更合理一些。幾個建議:
1.機械+業務兩者兼具的人才較少
大部分機械采購、業務要不就是找商務,進來再學一點專業皮毛,不然就是對機械沒興趣的本科生,補上商務的交易的概念,您目前來說,算是很接近兩者兼具的狀態,簡歷改好,狂投一波應該就有機會。
國內的機械產業分布很廣,工具機、模具零件、汽車、電子產品上中下游什么都有,人人都需要業務。
2.當初為什么要放棄機械轉銷售?現在為什么又想回本行?
通常走回頭路的朋友,我都會苦勸再三想清楚。
您大學四年苦苦熬畢業,最后卻放棄專長往銷售,一定有原因,常見理由可能是沒興趣、學不好、工作環境、薪水,不管理由是什么,那這些理由沒有變,你也還是你,為什么6年前你放棄,為什么6年后又突然可以了?!如果沒有『看破』或『想通』了些什么,只是因為現在待業壓力很大,不然來試看看這條路好了,我會建議您再想想......
3.考個證書、復習一下本科,再直上工程師,慢慢來比較快
如果您真的是想通或看破了,真的真的要再轉行。
我會建議走您說的路線二,花一點時間補上技術技能、改簡歷,把自己新學的東西更新進簡歷,然后重點★★★打電話聯系所有大學還在機械相關工作的親友校友、學長姐、學弟妹求推薦、求業界經驗分享,有資源就要用資源人脈,這時候您準備好了,再有人幫一把,速度就會比較快一些。
去路線一繞圈圈,熬個一兩年,一樣要再轉行,跟你現在外行轉進去的狀況是一樣的。
以上,個人想法,提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