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建造是推動我國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是傳統建筑業向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建筑設備、施工機器人是其中的一個重點研究內容,是實現建造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關鍵要素。筑招網小編介紹以下以一個具體項目為例,闡釋建筑機器人驅動下的智能建造實踐。
?
鳳桐花園項目是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機器人谷的住宅項目,占地面積41966㎡,建筑面積137617㎡,規劃有8棟高層建筑,其中5棟為32層,28層、23層、17層各一棟,合計823戶,分兩期建設。2021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同意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的函》,將鳳桐花園項目納入全國七個智能建造試點項目之一。同年12月,鳳桐花園項目入選住建部辦公廳發布的《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第一批)》。
?
鳳桐花園項目采用了多款建筑機器人,包括混凝土施工類、混凝土修整類、二次結構施工、墻面裝修類、外墻施工類、地坪施工類以及措施類六大類共四十六款機器人,應用范圍涵蓋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
?
鳳桐花園項目采用多款機器人聯動流水作業模式,其中測量機器人、混凝土天花打磨機器人與混凝土內墻打磨的聯動流水作業為項目全周期智能建造應用奠定基石。測量機器人用于施工質量檢測,采用AI測量算法處理技術,通過模擬傳統人工測量的規則完成實測實量,可謂智能建造體系之“眼睛”。測量機器人內置智能靠尺、智能測距儀、智能卷尺、智能陰陽角尺等,通過點云掃描儀自動掃描,快速獲取墻面、柱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的數據,自動統計形成智能報表并上傳至云端。同時,高精度的測量數據不斷提高BIM建模的準確度,為天花打磨機器人、內墻打磨機器人的作業規劃提供數字依據,包括利用測量數據庫制定上述兩款打磨類機器人的作業路徑,以及導入平整度等數據設定機器人機械臂運動角度、力度與頻次,由機器人末端與作業面精準接觸完成打磨作業。得益于測量機器人高精度的數據支撐,施工現場可通過數字化打通測量與打磨的連接,形成高度智能的施工流水,極大程度降低了打磨工序的返工率,為后續膩子涂敷、油漆噴涂等裝修工序提供高質量作業面。建筑機器人形成的多機聯動流水作業憑借其高度數字化,極大程度縮小了上下游工序間的碰撞概率,使得各流水節拍更連貫,整體施工效率更高。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