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招網資訊:6月23日,郴州市資興市220千伏焦朝線上,國網湖南超高壓輸電公司自主研制的雙臂協同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機器人首次成功完成了自主上下線高空檢修。這是國內首次實現帶電作業機器人自主高空檢修,標志著我國電力檢修技術邁上了新臺階。
?
在資興市蓼江鎮的現場,記者看到這款約0.6米高的機器人被運輸至線路下方,通過無人機搭建的柔性軌道,機器人猶如乘坐“電梯”般到達作業位置。機器人能夠自主上下線,無需人工搬運,不僅提高了效率,也增強了安全性和便捷性。
?
在高空導線上行走時,機器人能夠智能地應對通行障礙。它利用雙臂平穩跨越障礙,展示出極高的靈活性。面對不同的作業場景,機器人還能自主更換功能手,配合運輸艙傳遞工具和材料,靈活完成銷釘補裝、異物清除、防振錘更換等任務。
?
研發人員羅昊介紹,這款帶電作業機器人擁有19項發明專利,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機器人系統包括雙臂作業機器人、運輸艙、無人機和地面控制站,首創的無人機輔助上下線系統使機器人能夠快速、準確地部署到輸電線路作業位置。傳統人工帶電檢修需要8人配合作業,而依靠機器人,只需1名無人機操作手和1名機器人操控手即可,大幅減少了作業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
這款帶電作業機器人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檢修效率,還顯著提升了安全性。在傳統的高空帶電作業中,人工操作存在較高的風險,而機器人能夠代替人工完成高風險作業,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安全隱患。同時,機器人自主上下線的能力也減輕了人工的體力負擔,改善了工作條件。
?
為了實現不停電檢修全線全年覆蓋,創新團隊將繼續豐富機器人的作業場景。未來,帶電作業機器人將能夠勝任更多復雜的檢修任務,進一步提升電力檢修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
?
國網湖南超高壓輸電公司此次的技術突破,不僅展示了我國在智能電網領域的領先實力,也為全球電力檢修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鑒。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推廣應用,帶電作業機器人有望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應用,助力電力行業的高效、安全運行。
?
此次雙臂協同輸電線路帶電作業機器人的成功應用,標志著我國電力檢修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為未來電力系統的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創新團隊將繼續努力,不斷推動電力檢修技術的進步,為保障國家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貢獻力量。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