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動爭取符合個人成長及公司策略的工作,有助于職涯發展。評估要選擇什么工作時,應考量到是否有學習機會、是否具挑戰性、能否增加影響力等面向,并善用爭取到的工作,減少對個人發展無助的工作分配。
?
C,我在思考是否應該在公司里爭取一些額外的工作任務,你認為在選擇爭取工作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呢?讀書會上,一位朋友問道。
?
我很開心這位朋友有這么積極的心態,這是很好的思考方向,我回答:選擇爭取哪些工作,應該基于這些工作能否促進個人的職業成長和個人發展,不僅是提升專業技術,還能發展人際交往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領導能力等方面。
?
我在當基層工程師時,也是為了能及早鍛煉簡報與領導能力,主動向當時的部門主管爭取旁聽主管訓練會議,并幫忙制作要在主管訓練會議中的成果簡報。后來這個成果簡報得了第一,還讓各部門都認識我,對我之后的升遷之路有很大的幫助。?
?
該怎么具體評估一項工作是否有助于成長呢?朋友接著詢問。
?
要評估一項工作是否有助于成長,我們可以考慮這幾個方面,像是學習機會、挑戰性、影響力、以及職業發展。
?
此外,積極爭取有價值的工作,當這些工作有契合到部門或公司策略方向時,還可以反過來用這些爭取到的工作,拒絕對自己成長沒有幫助的工作;讓自己能集中精力,并在職場中脫穎而出。?
?
在現今職場中,許多人大談躺平、安靜離職、領多少錢做多少事,抱怨著每天做的工作沒有意義,因而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我認為,與其被動等待上級分配任務,不如主動爭取想做的工作。
該如何選擇要爭取哪些工作呢?傳統觀念可能會讓人認為,只將眼界著眼于自己份內的事。然而,從商業策略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擴大觀察的視角,從部門甚至公司主要策略來考量,這些工作是否能夠促進我們的職業成長和個人發展。
?
成長導向并評估價值
選擇接受哪些工作,要基于這些工作能否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我們可以透過幾個方面來評估工作價值。我以在基層時爭取旁聽主管訓練會議,并幫忙制作成果簡報的經驗來說明:
1.學習機會:這項工作是否能讓你學習新的技能或知識?當時尚未有主管經驗的我,可以借助旁聽這個會議,學習到各部門主管的觀點。
2.挑戰性:這項工作是否具有足夠的挑戰性,能激發你的潛力?第一次要制作在這么多部門面前的簡報,還要面臨外部講師的評分,是對我一個極大的挑戰。
3.影響力:這項工作是否能對專案或組織產生積極的影響?能在全公司高級主管面前進行簡報,可以大大增加我在各部門的影響力。
4.職業發展:這項工作是否符合長期職業規劃,有助于你達成職業目標?我的職涯規劃是要爭取向上的機會,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展現我的專業,會對我的計劃有很大的幫助。
5.部門或公司策略:這項工作是否符合部門或公司當前的主要策略?此主管訓練會議是由當時的廠長帶領參與訓練,與公司當前要為各部門加強的專業目標一致。
?
爭取工作的額外紅利
當你負責的工作,符合部門或公司策略時,就能大大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如我當時爭取到制作成果簡報,相對就能減少那段時間協助行政庶務、部門打掃之類的工作,雖然這并不是我爭取工作的原因,但確實讓我能集中更多精力,最后在公司嶄露頭角。?
那次經驗并不是我唯一一次主動爭取的工作,后續,我也透過不斷學習與爭取,成功在公司的管理階層內有一席之地。
?
綜上所述,與其被動等待上級分配任務,不如主動爭取想做的工作,當在選擇爭取哪些工作時,可以同步考量該項工作的學習機會、挑戰性、影響力、職業發展及部門或公司策略。爭取到工作之后,還有機會減少不符合自己目標的工作分配,進而在職場脫穎而出!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