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宏网配资,配资炒股哪个平台正规,配资老牌炒股配资门户,炒股配资之家

當前位置:職場資訊 > 建筑公司資訊 > 央企轉型之路:從基建到農業的戰略布局與機遇

央企轉型之路:從基建到農業的戰略布局與機遇

    發布時間:2024-12-26   來源:筑招建筑人才網   瀏覽次數:7807  
標簽: 央企轉型

央企轉型

?

隨著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視,央企的轉型不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調整,更是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的一項重大任務。近年來,一些大型央企,尤其是中鐵十二局、中鐵十四局和中鐵二十一局等開始涉足農業領域,探索在基建行業的傳統優勢基礎上,向現代農業領域的轉型和發展。這一轉型背后不僅是基建行業市場趨于飽和、增速放緩的現實,也是央企響應國家戰略、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發展貢獻力量的重要舉措。

?

央企轉型:履行社會責任的必然選擇
中鐵系列公司向農業領域拓展,并不是單純的商業戰略決策,而是在國家整體經濟戰略框架下的社會責任履行。這些央企的轉型,既體現了企業自我生存和發展的迫切需求,也展現了它們在國家大局中的責任擔當。特別是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業現代化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而作為國家重要骨干力量的央企,理應發揮其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助力農業的轉型和發展。

?

例如,中鐵二十一局在2023年11月25日,召開了現代農業工作推進會,探索現代農業發展路徑,重點關注鹽堿地治理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等課題。通過與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的深度合作,中鐵二十一局不僅在鹽堿地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合作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也標志著央企在農業領域的深耕已成為一種長期戰略。

?

此外,中鐵十二局也積極投入農業領域,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2023年3月26日,該公司成功承建了天津市濱海新區2024年度高標準農田新建及改造提升項目,涉及耕地超過7000畝。同時,中鐵十二局在其他農業項目中表現亮眼,如成功在一年內種植連翹100多萬株,并利用基建項目管理經驗,規劃高效建設萬畝基地,充分展示了“干工程”的轉型優勢。

?

“基建狂魔”的農業創新:速度與質量的無縫對接
眾所周知,中鐵旗下的公司長期以其強大的基建能力而著稱,尤其在大型工程項目中,其施工速度和質量都達到了業內的頂尖水平。那么,這樣的技術和管理優勢在農業領域究竟能帶來哪些突破呢?

?

答案顯而易見:基建行業的“狂魔”模式能幫助農業項目以超高效的速度進行建設,且質量不打折扣。通過精準的地形勘測、科學的規劃設計和高效的執行力,中鐵十二局在農業項目中的建設模式顯著提高了項目的推進速度,并確保了項目的高標準完成。以連翹基地為例,該公司通過使用無人機進行精準勘測,確保了地形信息的高精度,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合理的產業道路和種植區。通過高效的施工管理和精準的土方開挖,項目在短時間內迅速取得了規?;晒?。

?

此外,中鐵十四局也通過競價獲得了東營市墾利區的土地經營權,涉及的14549畝土地,其中包括約8000畝的旱地。該項目不僅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耕種管收銷”全流程管理,還與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形成了完整的農業產業鏈。這一模式的成功不僅依賴于中鐵十四局在基建方面的優勢,更得益于其強大的組織能力和與農業科研單位的緊密合作。

?

央企農業轉型的市場契機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央企紛紛涉足農業領域,也反映了當前基建行業面臨的現實壓力。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基建行業逐漸趨于飽和,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許多基建企業都開始尋找新的增長點和市場機遇,而農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尤其是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潛力的賽道。

?

基建行業的轉型并非一蹴而就,但依托基建企業的管理經驗、技術優勢以及資金實力,企業進入農業領域不僅可以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也能夠為國家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做出貢獻。而農業項目本身具有相對較長的周期和較為穩定的收益,成為了許多基建企業的新選擇。

?

個人發展的啟示:提前布局,抓住趨勢
對于個人而言,這一行業轉型趨勢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如今,不僅是企業在尋找轉型機會,許多從事傳統行業的人也應該開始提前布局自己的職業發展。不能僅僅依賴單一行業的增長來獲得職業發展的機會,而應該多角度、多領域地考量個人的職業路徑,及時根據行業趨勢和經濟形勢的變化進行調整。

?

特別是在基建行業逐漸放緩的背景下,傳統基建從業者如果不能及時轉型和調整,可能會面臨更加嚴峻的職業競爭和發展瓶頸。因此,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擴展跨行業的能力儲備,將是個人發展的關鍵。比如,越來越多的基建行業從業者開始向農業、環保、綠色建筑等新興領域轉型,這些都是具有較高增長潛力的行業,值得關注和投入。

?

結語:轉型的意義與挑戰
總之,央企的農業轉型不僅僅是企業自我發展的戰略選擇,更是響應國家號召、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在這個過程中,基建企業通過發揮其在項目管理、技術和資金上的優勢,能夠為農業發展帶來新的動能和機遇。對于個人而言,在面臨行業變化和市場挑戰時,提前布局自己的職業發展,抓住新興領域的機遇,將是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實現自我突破的重要步驟。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最多發表256個字符的評論,0/256
客服在線
客服在線幫您解答疑問
客服微信

掃一掃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眾號

使用公眾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