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一家公司后,回頭再求職,是許多職場人都曾經歷或思考過的情境。有時候,出于薪資、通勤、工作氛圍等因素選擇離職,但真正離開后才發現,原公司的環境、文化和工作節奏更適合自己,于是產生“回鍋”的想法。然而,面對回鍋這件事,許多人感到尷尬、不知如何啟齒,也擔心公司是否愿意再給一次機會。
?
事實上,回鍋早已不是職場禁忌。擁有建筑行業豐富經驗的筑招網獵頭經理張朋指出,企業通常歡迎優質舊人回歸,因為舊人能快速上手、節省培訓成本,是天然的“即戰力”。不過,成功回鍋不是憑感覺,而是要掌握一些策略與技巧。張朋總結出五大關鍵,幫助有意回鍋的人大幅提升錄取機會。
?
關鍵一:勇敢聯系前主管,主動出擊
很多人覺得回鍋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但其實,回鍋的第一步就是主動開口。張朋建議,直接聯系前主管,表達想回公司的意愿,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果過去在職時表現良好、與主管關系穩定,成功回鍋的可能性很高。
即便你想求職的是其他部門,只要有前主管的推薦,錄取率也會大幅提升。根據張朋觀察,若有推薦人協助投遞或內推,求職成功率可達七成以上。
?
關鍵二:保持離職記錄清晰、專業
如果和前主管不熟或不便聯系,也別擔心,一份良好的離職記錄同樣重要。HR在收到舊員工的簡歷時,第一件事就是調閱當初的離職檔案。離職檔案會記載員工在職時的表現、技能、態度、團隊合作情況及離職原因等。
更關鍵的是,公司通常在員工離職時會詢問原主管,“若此人想回來,你是否接受?”若當時被打上“不可錄用”的標記,那即便再優秀,公司也不會重新聘用。因此,張朋提醒,在職時留下好口碑、好印象極為關鍵,即使未來不回頭,也要“好聚好散”。
?
關鍵三:清楚自己為何離開,現在狀況是否改變
進入面試后,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你當初為什么離職?現在那個原因還存在嗎?”如果原本離職是因為發展機會有限,而如今有了成長動力,公司自然樂見其回歸。但如果離職原因是通勤遠、時間不配合,如今公司位置未變,回答不清就會引發疑慮。
因此,在面試前必須想清楚并準備好具說服力的說法,既要誠實,也要體現你回鍋的誠意與現實基礎。
?
關鍵四:強調你比新人更有優勢
即使是回鍋,也需要面對競爭。很多時候,企業在招募時還會同時考慮新人或外部人才。此時,你的**“即戰力”**就是最大賣點。
張朋建議,應特別強調自己對公司流程、團隊成員、文化的熟悉度,表明自己能夠迅速融入,不需培訓期、不會出錯,節省時間和成本。把自己與新人對比,突出“從第一天就能貢獻”的優勢,有助于說服面試官。
?
關鍵五:善于自我行銷,用好“舉例說明”法
自我介紹不是喊口號,而是要有內容、有層次。張朋指出,在無法改變學歷和年資的前提下,勝出的關鍵是能否有效說服面試官你適合這份工作。他建議采用“舉例說明”的方式,講出你過往在原公司做出的成績,特別是曾解決過的難題、達成的目標,最好輔以數字或結果呈現。
例如:你如何解決一個緊急問題?如何帶團隊達標?如何縮短工期、節省預算?這些案例不但具說服力,也能讓面試者留下深刻印象。
?
回鍋不是退步,是戰略選擇
許多人誤以為“回鍋就是失敗”,但在現代職場中,這種想法已經過時。公司招人,看的從不是你來過還是新來的,而是你是否適合現在的位置、能否快速創造價值。回鍋只要策略對、方式好,就完全可以成為你職涯中的轉折點與新起點。
張朋總結道:勇于聯系主管、留下良好離職記錄、誠實回應離職動機、強調即戰力、善于行銷自己——掌握這五點,回鍋絕非難事。
如果你還在猶豫,不妨主動一步。張朋也歡迎有需要的求職者向他咨詢,他以建筑人資四十年經驗,協助過上千名職場人規劃回歸路徑,是許多人在迷惘時最值得信賴的職涯燈塔?;劐?,是勇敢者的選擇,也可能是你重新出發的最佳起點。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