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宏网配资,配资炒股哪个平台正规,配资老牌炒股配资门户,炒股配资之家

當前位置:職場資訊 > 工程師職場資訊 > 大批工程人失業,投簡歷如石沉大海

大批工程人失業,投簡歷如石沉大海

    發布時間:2025-05-16   來源:筑招建筑人才網   瀏覽次數:7191  
標簽: 工程人失業

工程人失業

?

2025年以來,工程行業持續走低。房地產低迷、基建收縮、審批趨嚴,多重因素疊加,導致大量項目停滯、企業裁員、崗位銳減。曾經被視為“鐵飯碗”的工程職業,如今卻成了“高風險行業”的代名詞。越來越多工程人失業待崗,投出的簡歷如石沉大海,既無回音,也無反饋,焦慮和無力感蔓延整個行業。

?

一、項目減少,企業收縮,失業潮已全面爆發

工程行業曾在“基建狂魔”的年代高速擴張,崗位充足、人才緊俏。但如今,行業已進入明顯下行周期。房地產開發規模斷崖式下滑,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多個地方財政緊張,導致大批工程項目延期或叫停。

?

施工總包單位首當其沖,設計院、監理單位也大量縮編。企業不再追求規模擴張,而是以“成本控制”為核心策略。工程師隊伍中,那些“成本高、年齡大、技術不稀缺”的人群,成為裁員的主要目標。于是,大量中高齡工程人被迫離開崗位,加入求職大軍。

?

二、投簡歷無回應,不是你能力差,而是崗位太少

不少失業工程人每天都在各大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從國企到民企、從施工到咨詢,只要是相關崗位一律“海投”,但回應寥寥無幾。很多人困惑:“我有證、有經驗,為什么連一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

真相是,現在一個普通工程崗位可能收到幾百份簡歷,企業根本不會一一查看。簡歷篩選系統(ATS)普及后,稍微不符合崗位關鍵字或年齡學歷條件的簡歷,很可能直接被自動篩掉。HR往往只挑選10%左右進入初篩,其余全部“靜默淘汰”。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簡歷“投了沒音”早已成為常態。

?

三、35歲+、無核心技術、無證書,最容易被忽視

在當前行情下,企業不愿承擔“培養成本”,更青睞“即插即用”的人才。這導致那些年齡偏大、崗位經驗普通、沒有注冊類證書的工程人員越來越被邊緣化。特別是35歲以上、沒有一級建造師或注冊工程師的技術員、項目副經理、資料員、監理員等崗位,成為招聘中最容易被跳過的人群。

?

即使是具備多年經驗的中層管理者,如果沒有清晰的項目成果或專業技術加持,也難以在簡歷堆中脫穎而出。經驗不再是絕對優勢,適配性、性價比、專業化程度才是企業考量的重點。

?

四、行業信心下降,轉行、考證、低就成無奈選擇

不少工程人在連投數月無果后,開始選擇“轉型路線”:

1.有人考證:花時間準備一級建造師、注冊結構/電氣/給排水等考試,試圖用證書換一條出路;

2.有人低就:從管理崗降回一線崗位,重新做施工員、資料員,只為有活干、有口飯吃;

3.有人轉行:跨入銷售、運營、成本審計、培訓、自媒體、電商等領域,離開工程圈;

4.有人出國/出?。哼x擇去中東、非洲、老撾、印尼等海外項目部,換取較高收入。

?

但轉型并不容易,每條路都有挑戰。考證周期長、難度大,低就收入下降、心理落差明顯,轉行則需要重建技能體系,重新適應職場生態。

?

五、求職建議:認清現實,調整心態,提升匹配度

面對當下“崗位少、競爭大、反饋慢”的就業現狀,工程人更要務實面對:

?

1.簡歷要精準,不要盲目撒網

針對不同崗位量身定制簡歷,突出與崗位高度匹配的項目經歷、技術能力,尤其要加入崗位關鍵詞和成果描述。

?

2.接受變化,適當下沉

若短期難找理想崗位,不妨考慮地域下沉(去三四線城市)、崗位下沉(從管理崗轉回技術崗),暫時穩住現金流。

?

3.提升技能,考證是剛需

工程行業越來越注重“持證上崗”,一級建造師、注冊工程師、BIM、預算等證書和技能,能顯著提升你的市場競爭力。

?

4.廣泛建立人脈資源

主動聯系老同事、項目負責人、同行朋友,有時一個推薦比百封簡歷更有效。

?

大批工程人失業已成行業現實,未來幾年也難以全面逆轉。我們不能改變行業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面對低谷的方式。在“投簡歷如石沉大?!钡臅r期,沉下心來修煉內功,優化簡歷、提升技能、擴大路徑,哪怕沒有立刻轉正上崗,也能比別人更早抓住復蘇的第一波機會。

?

別怕無人問津,真正有實力的人,總會被看到。只是,在這一輪寒冬過去之前,我們需要更多耐心、準備和堅持。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最多發表256個字符的評論,0/256
客服在線
客服在線幫您解答疑問
客服微信

掃一掃添加微信

筑聊
小程序

使用小程序

公眾號

使用公眾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