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行業發展進入順勢探索與逆勢掙扎的劇烈碰撞期,可能是行業尋求重生、增長的關鍵時期。進入2020年后,勘察設計行業如何韌性生長,各種力量不斷沖擊、不斷碰撞,在此過程中不斷汲取各種力量,促進行業發展。
深入研判行業發展的態勢,2019年天強就提出,未來的5年時間,即進入“十四五”時期,行業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進入深度變革轉型的窗口期。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個趨勢依然存在,但窗口期可能會進一步壓縮。各單位面臨的發展壓力是空前的,生存與發展的壓力并存,所有單位需要在這期間思考怎么找到影響或者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礎。因疫情原因,行業在2020年第一季度發展受到了較大影響,多數企業遭遇現金流緊張、新簽合同額下滑等問題。從天強發布的思翔指數來看,第一季度思翔行業景氣指數(36.8)和信心指數(29.5)跌入到自2011年指數發布以來的最低點。
當下的企業不僅面臨著生存壓力,更面臨著發展的壓力,而且這兩個壓力同時存在。因此,每家單位在考慮問題時,既要能聚集要素啟動經營生產,提高當前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同時在特殊時期進行部署,以應對新的服務需求,嫁接科技、數字等生產要素,創新產品服務以及盈利模式。
對勘察設計單位而言,價值的實現邏輯越來越多層次化、多樣化。未來要尤其關注整個市場需求發生的變化,大概率不會出現再像過去建設投資“大水漫灌”所帶來的階段性機會以及潛在不良影響。“新基建”提出強化運營導向、科技賦能、有效協同,將會帶來城市運營建設的改變,帶來新的服務要求;智慧城市、數字城市布局,將對設計單位服務的工作基礎和工作交付、整個服務邏輯帶來改變,會產生新的資源場景;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創新,要求立足于全過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去思考服務模式,關注與科技、數字技術有效結合。強調共享、追求長期的可持續價值,能夠持續不斷的迭代,有較強的動態適應性。
以“生長型思維”迭代“增長型思維 ”
2020年以這樣一種特殊的形式來開端,我們面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2020年既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布局和思考之年。在這重要的時間節點上,到底應該怎么思考、謀劃和定位未來發展,成為企業布局發展的關鍵。
過去,企業發展主要是追求規模上的增長,但是未來要切實關心生長,關注對環境的適應性、自身的敏捷性以及價值創造力,真正實現內生性、有韌性,可以不斷地迭代、生長、自我完善。當下,很多設計單位在謀劃“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已經努力用新理念、新思維來推進戰略規劃工作。部分已經蘊含著生長性戰略的理念、框架,深度分析行業面臨的環境,面對被疫情放大的弊端和矛盾,重新構建未來的發展思路、商業模式、能力資源布局等。
所謂韌性生長,主要包括六個要素:戰略管理、特長優勢、社群能力、自我驅動、風險管理、創新包容等。戰略管理方面,要具備動態靈活適應性。當前,行業發展已經轉換跑道或者轉換賽道,需要結合外部環境變化,立足企業生產經營理念,重新勾勒和構建企業戰略規劃;關于社群構建能力,當下,企業不但要關注自身發展,而且要關注企業周邊,每家企業要有“朋友圈”和緊密合作的群體,實現共同進化;打造自我驅動體系,現在普遍人員管理越來越難,資源整合也越來越難,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資源整合效率,很重要的一點是打造自我驅動的組織,建立能夠統籌協調的組織中臺,讓中臺成為組織核心競爭力。
從“生態”“賦能”及“協同”三個方面,走向韌性生長
生態是一種能力,回答“我是誰”,融入什么樣的生態,構建什么樣的關系,需要什么樣的能力。行業發展從過去資質主導的1.0時代到模式主導的2.0時代,未來將會進入到以生態能力為主導的3.0時代。未來需重新回歸本源,行業企業是提供工程領域的專業技術服務機構,要想達到發展的新高度,就不能僅僅局限于過去傳統所習慣的范圍,要聚焦新的服務、新的需求,打破組織邊界和意識邊界,建立生態意識和能力。生態能力的關鍵是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處理好生態構建中的價值定位、資源定位、場景定位等問題。
賦能是一種狀態,回答“為了誰”,與甲方的關系調整,企業與員工重新定義,與生態方如何互相賦能。未來設計院與業主之間的甲乙方關系將會進入生態伙伴關系,從基于單個項目的合作到未來基于場景化服務的長期持續合作關系,實現共同進化;企業與員工的關系,最終將圍繞提高“效能”為目的,重新定義員工,探索人才效能發揮、分配與激勵機制的重新調整、企業功能重新定位;無論為誰賦能,最終一定要以產品為抓手,只有聚焦在產品,融入場景服務,才能找到與生態各方的合作著力點和發力點,才能實現長期賦能。
協同是基礎,回答“需要誰”,關注協同需要的組織特征、支撐工具以及相關的機制。有效實現協同,關鍵在于企業能否構建“自組織”形態特征,組織演變從過去基于強矩陣式的“軍事化”管理進入基于共同價值觀的“智慧型組織”,能夠激發員工的自發、自主、自動能力,從而實現高效。協同的基礎離不開數字化的支撐,無論是內部管理還是項目管理,都需要借助數字化手段和工具有效實現協同。
從增長到生長,未來場景化服務將成為勘察設計企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市場在變化、需求在變化、服務的邏輯在變化,一定要立足于場景引導、整合內部力量,誰能更好地場景化,誰就能在市場中占據更為主導的地位。在此過程中,一定會有新的力量萌生壯大,新的力量既可以是現有業內單位通過轉型調整得以提升,也可以是其他行業做出的新布局。
勘察設計單位未來發展形態,將會呈現更加多樣化的特征,部分單位在新的生態下,找到自己的發展出路和發展力量,成為生態主導者;有些在生態價值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與生態各方融合發展;有些單位憑借特色化優勢,成為主導力量的依附者,寄居在新力量上持續發展。不論哪種形態,專業服務機構的核心還是在于價值創造能力,要創造價值,同時,價值是可衡量、可實現的,這才是當前勘察設計單位最基本的追求。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