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
?
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
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交通院”)始建于1952年,主要業務范圍涵蓋公路、市政、建筑、風景園林等行業,擁有工程勘察綜合甲級,公路、市政、建筑等行業10余項甲級設計資質,是全國工程勘察設計收入100強企業(2019年排名79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升級版認證AAA級企業。歷經近70載櫛風沐雨,廣東交通院不斷發展壯大。幾十年來,廣東交通院始終堅持質量為本、技術領先的發展理念,不斷適應行業發展變革。在內部管理方面,廣東交通院一直高度重視產品質量管理,1999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此后相繼通過了ISO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體系認證,2019年開始啟動升級版分級認證工作,并于2020年順利通過認證并獲得AAA證書,回顧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和體會。
?
以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加快企業市場化發展進程,全面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率優先。當前,國家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行業發展模式、發展格局逐步發生變化,對于勘察設計企業而言,機遇始終與挑戰并存。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激活企業發展活力,是企業實現“質量第一、效率優先”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
廣東交通院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實現了經濟獨立、自負盈虧的轉型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廣東交通院先后在產權體制、組織機制、薪酬分配、績效考核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重大變革,有效地激活了企業活力,較早地適應了市場競爭環境。
?
在體制改革方面,廣東交通院于2007年完成產權制度改革,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其中,員工聯合體持股60%,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參股40%;2010年在保持股權比例不變的情況下,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進一步完善了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股權激勵機制。自主靈活和高效快速的決策機制,為廣東交通院推行業務多元化、全國化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
在組織機制方面,自主靈活的體制為企業構建適應市場化競爭的組織形態和組織機制提供了良好條件。尤其是從2013年開始,廣東交通院全面推進生產經營機制改革,持續優化組織架構,構建充分授權、自主經營的組織機構,實行自主經營、分區域經營。2021年,結合戰略發展,進一步變更為集團公司,實行集團總部賦能、“綜合院+專業院”共同發展,不斷推進組織扁平化發展,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
?
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廣東交通院實現了多項歷史性轉變:由傳統事業型單位,向現代企業的轉變;由行政壟斷型行業,向市場競爭型行業的轉變;由行政指令型領導,向自主創新型企業家群體的轉變;由國有資本主導的外部驅動型經濟體,向職工主導的自我驅動型混合經濟體轉變;由單一價值鏈的公路業務,向全生命周期的公路、市政、建筑等多元化業務轉變;由部門操作型管控模式,向扁平化賦能模式轉變。
?
體制、機制的一系列改革創新,有效地調動了廣大員工積極性,激活了企業發展活力。近年來,廣東交通院營業收入屢創新高,2020年營業收入突破16億元,是改制當年的7倍以上;人員規模超1700人,是改制當年的6倍以上;改制以來獲得的省部級以上工程獎項超300項次,總體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以戰略目標為導向,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推動企業朝高質量方向發展
?
勘察設計,是智力密集型的專業化、技術性生產服務活動。近20年來,廣東交通院不斷結合體制改革和行業發展變化,不斷完善公司戰略管理、生產質量管理、市場經營管理、目標管理、薪酬管理、員工職業發展管理等各項內部管理,創新管理理念,推動管理改進,構建了目標統一清晰、分配自主公平、激勵明確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文化機制,為構建競爭優勢、促進業務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
廣東交通院從2002年開始引入管理咨詢公司,對公司的戰略發展、組織架構、薪酬分配、考核激勵、財務管控進行了全方位梳理,制定了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構建了與現代企業相符合的組織機構,全面采用國際上先進的海氏評估法,從智能水平、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風險責任三個維度,對所有崗位進行了評估,并確立了全新的考核和分配體系,在全國勘察設計企業中較早組織開展了專業技術人員分級工作,打破了干部任用“終身制”、行政級別觀念和員工薪酬的“大鍋飯”,建立了以數字說話的績效管理體系;通過導入企業戰略管理機制,先后制定了各個時期的戰略發展規劃,為公司實現持續發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導,也為公司推行目標管理、績效管理奠定了基礎。通過導入以績效考核結果為目標的工效掛鉤方案,對新業務、新市場采取分級激勵政策,將薪酬水平與績效水平進行掛鉤,將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進行掛鉤,實現了公司與員工利益共享、共同發展,員工總體薪酬水平處于全國同行第一梯隊,得到了員工的普遍擁護,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
?
隨著外部形勢和行業不斷發生變化,以戰略管理為導向的質量變革、效率提升成為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在此背景下,廣東交通院于2019年導入了升級版工程勘察設計行業質量管理體系,并結合各模塊的要求,再一次對內部管理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進一步完善提升了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并于2020年順利通過了AAA級認證。通過升級版質量管理體系的導入,廣東交通院在內部管理方面實現了一系列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一是通過體系導入,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管理理念,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提升。通過導入升級版體系,外部各行業專家進行現場審核,一方面,對企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評價分析,有助于從外部視角助力企業進一步明確和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另一方面,通過與外部各行業專家的交流碰撞,為企業未來發展思路帶來了寶貴的實踐經驗碰撞,拓寬了企業管理者視野,提升了管理能力,為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
二是通過體系導入,系統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2019年導入升級版體系以來,廣東交通院對涉及的戰略管理、市場管理、風險管理、數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知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基礎設施與過程運行管理、績效管理、改進創新管理等管理模塊,進行了全方面對標和系統梳理,先后多次對管理體系體系文件及管理制度進行修訂,并進行了10余次不同規模的體系提升培訓,進一步構建完善了以戰略為引領、以大質量管理為導向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更好地匹配了未來業務發展的需要。如在顧客與市場管理方面,進一步完善了顧客分類分級管理機制,提升了顧客管理的有效性;在目標管理方面,完善以結果為導向的目標管理體系,進一步強化了戰略導向和戰略分解;在人才培養管理方面,強化分級培訓機制,完善了人才培養機制;在數字化管理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以數字化促進了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率提升。
?
三是通過體系導入,進一步強化了以問題為導向的持續改進機制,促進精細化管理提升。在原有ISO三標體系改進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以戰略為引領的持續改進體系。升級版質量管理體系注重以戰略為引領的管理體系和資源能力建設,通過升級版體系的導入,進一步強化了質量管理體系的PDCAR理念落地,強化了內審、管理評審的深度和覆蓋面。通過外部專家對企業各項管理及運行機制進行“診斷”和“把脈”,更進一步深入地識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力促進了整體精細化管理水平,為企業戰略的持續推進和核心競爭力的持續構建,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抓手。
?
以創造價值的創新活動為依托,不斷通過技術和手段創新,引領多元業務持續發展
?
創新應當始終貫徹企業發展的整個過程。伴隨著信息化、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傳統的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面臨新的發展動能和機遇。當前,以GIS、BIM、無人機、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衛星遙感等新技術、新理念的研究和應用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與工程行業的碰撞融合,為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企業的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
?
近年來,廣東交通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依托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字化技術研究院、智慧交通創新與應用研究中心、交通大數據研究中心、廣東省及環粵地區交通規劃與仿真實驗室等科研創新平臺,在開展傳統工程技術攻堅之余,積極開展BIM、GIS、5G、大數據等工程數字化、智慧化技術研究和應用,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業務、新模式,堅持以創新為驅動,提升產品和服務價值,賦能和引領多元業務持續發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
在BIM+GIS技術方面,廣東交通院不斷開展研究應用,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率。對大范圍、高精度三維實景創建及輕量化技術、三維地質構建及應用、基于三維實景環境下多方案融合展示、基于GIS+BIM的征拆遷管理、交通組織仿真模擬以及BIM正向設計等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并在佛山市富龍西江特大橋工程、黃茅??绾Mǖ拦こ獭|莞市濱海灣大橋工程、深圳至岑溪高速公路中山新隆至江門龍灣段改擴建工程、廣深高速改擴建工程和汕頭市牛田洋快速通道等多個重點工程項目中廣泛應用。在巖土工程數字化方面,廣東交通院重點研究開發了基于GIS技術的“交通智繪”系統,形成了一套基于“互聯網+”的工程外業導航定點及勘察數據采集系統,有效促進了工程地質調繪及鉆孔編錄信息化、標準化,勘察工作效率提高30%以上,較好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
在智慧交通、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方面,廣東交通院積極探索新理念、新技術、新應用的研究,不斷形成各類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積極推動從智慧道路到大數據平臺,再到場景治理的智能交通體系和應用示范,并先后承擔了一系列的代表性項目。在智慧交通方面,通過“互聯網、AR、AI+交通”助力城市煥發新形象。廣州三元里收費站智慧化改造項目,基于AR智能誘導及跟蹤技術打造出智慧出行收費站,為收費站治堵提供了創新方案,幫助三元里收費站成功摘掉了“交通運輸部183個黑點收費站”的帽子,ETC車道通過率高達99.9%,擁堵時間由改造前每天3.2小時降至基本無擁堵,獲得交通運輸部、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等主管部門的一致好評,成為智慧交通實施落地的工程典范。與此同時,廣東交通院在2020年中國(小谷圍)“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上,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從59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40位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榮獲總排名第二、大賽二等獎的好成績。在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方面,廣東交通院承擔了湖南長沙市政府全力打造的“雙100項目”城市開放道路智能網聯改造工作,完成了湖南湘江新區135千米自動駕駛示范營運路網選線及智能化改造,助力長沙從20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成功獲批全國第三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打造全國城市級大規?;?G及車用無線通信技術車路協同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區,支撐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從封閉測試區走到開放道路,并正式進入可商業化的運營模式,助力長沙打造“自動駕駛第一城”。2020年廣東交通院再次承擔了湘江新區“火炬計劃”“頭羊計劃”,通過智能網聯“車、路、網、云、圖”高度協同,有效緩解了長沙市公交出行的需求和供給矛盾,目前,“公交優先”覆蓋全市40%以上公交核心線路,惠及約18萬人次/天,在全國率先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
?
在城市TOD綜合體、釋放城市活力方面,廣東交通院承擔了廣深高速新塘立交改造工程,該項目是廣東省“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也是首批高速公路沿線集約節約用地、綜合開發先行試點TOD綜合體建設項目。項目通過高速公路立交改造盤活存量土地,釋放開發凈用地300畝,同時構建了15.5萬平方米空中花園綠島,平均容積率為3.0,綠地率35%,為廣州打造了一個空中綠核、科技門戶的標桿項目。
?
高質量發展時代的勘察設計企業轉型思考
?
高質量發展是新動能的轉換、效率的提升和結構的優化,核心理念是創新驅動。技術創新、理念創新、業務創新、模式創新、場景創新等各種形式的創新,必然會帶來商業模式、盈利模式的變革,同時,新的產品價值、服務價值,將為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未來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一是需要注重創新能力的提升,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的高級生產要素,是高質量發展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同時要加強與外部跨行業、跨生態的合作與碰撞,強強聯合,實現共贏。二是注重創新成果的轉化,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注重以技術應用和業務發展為基礎的實踐創新,而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發展,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面臨的必然選擇。
?
展望“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是明確的,路徑是多樣化的。我們有幸見證時代發展,參與時代建設。在通往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版權聲明:本文刊登于《中國勘察設計》雜志2021年6月刊,版權為《中國勘察設計》雜志社及作者所有。
?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