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為止寫過的求職相關文章大多是針對簡歷、面試的準備,這些文章都是以求職者已經有明確的求職目標為出發點,進一步跟他們分享簡歷上如何呈現自己的經歷、能力以及如何應對面試中遇到的問題。但在最近收到的的提問中,我發現很多人其實沒有完全掌握到確立求職目標的方法,因而遇到職位很少、投了簡歷沒下文,或是不知道怎么選擇而感到仿徨的狀況。我看到的幾種狀況是:
?
求職目標不夠明確:有求職者提到『對建筑業領域有興趣』、『想求職外商企業(不限產業)的國外業務/業務助理/行政助理職位』。
?
求職目標太窄:另外一些求職者提到『我的目標產業跟職位很明確,是建筑業業的采購職務,但開始投遞之后發現職位很少』、『目前只有運動產業相關經驗,產業類別需要先以這個為主嗎?』
?
設定求職目標時考察太多:求職者問『投遞簡歷時該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由于是研究生畢業,薪水的部分應該怎么評價?』
?
筑招網小編認為確立一個比較合理的求職目標應該優先考察以下三點:
?
1.產業+職位才是明確的目標
?
一定要同時考察產業和職位才算有明確的求職目標。求職者提到『對建筑業有興趣』,但這些都是產業,產業中有不同的公司,每家公司內有不同的部門和職位,需要的能力都很不同,在簡歷里需要凸顯的經歷和能力也會不一樣。相反的,如果只鎖定職位,相同的職稱在不同產業的公司里要做的事情也可能差異很大。
?
有些人對產業比較有感覺,先想清楚了自己想投入的產業,那就可以進一步研究這些產業目前有哪些職位,自己現有的經歷投遞哪種職位會有更大的優勢。有些人對于想做哪方面的工作比較有感覺,在鎖定職位之后就需要進一步研究該職位跨產業的差異性有多大、哪些產業里這個職位的工作方式比較吻合自己想要的。有很多語文能力好的求職者會先鎖定要進外商,但大部分的產業里都同時存在外商和本土商,可以先研究哪些產業里外商公司多,鎖定產業和職能后再優先申請外商的工作機會。
?
2.經歷vs.需求匹配出合理的目標
?
目標設定之后需要進一步驗證合理性,這是目標能不能順利達成的關鍵。大部分的人在初步設定求職目標時都會先用個人判斷,可能從自己喜歡做什么或是認為什么產業薪水比較高、未來發展性比較好出發。這是很好的起點,但在展開行動之前,別忘了進一步確認設定的目標是否合理。我遇過為數不少的求職者設立了180度大轉彎的求職目標,在從事A行業的工作幾年后突然因為興趣或是對薪資的追求想轉職到完全不相關的B行業,跳過了驗證目標合理性的動作,就直接開始投簡歷,多次沒有下文后來詢問簡歷怎么改才能增加機會,但這往往不是改簡歷就能解決的問題。
?
判斷求職目標的合理性要從了解目標職位的需求開始。最簡單的方式是在求職網站上搜尋相關職位,深入了解目標職位開出的條件,用來比對自己的經歷和能力。這個功課能幫助自己掌握現有經歷和目標職位有多少交集,有交集的這些點,就會是在簡歷上重點呈現的個人賣點。不需要100%符合職位中寫的每個條件才投遞,重點在于確認自己和目標職位是有部分匹配的。如果目標職位的需求和自己的經歷完全沒有交集,那目前直接以它為目標就太樂觀了,會需要規劃階段性的轉職,也許先從過往經歷能延伸的職位或門坎較低的職位開始,先進入目標產業,再進一步尋求參與理想職位工作的機會。
?
如果是社會新人或是目標職位的新手,除了研究職位需要的條件之外,筑招網小編會建議對職位的工作方式和主要工作內容有更多了解??梢酝高^網絡上能搜尋到的行業相關信息或是找到業界人士詢問,幫助自己更清楚知道職位需求里各個條件的重要性排序。有了這些更進一步的信息,就算短期沒有辦法直接轉職成功,也會知道接下來應該優先補齊什么經歷或能力。
?
確認目標設定的合理性也包括確認自己理想中的職位是否存在,例如:求職者提到的『外商公司國外業務』職位,這種職位其實是不存在的,但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有求職者以此為目標。在中國設立分公司的外商就是要做國內的生意,因此只會有針對當地市場不同銷售渠道的業務,而不會有針對國外市場的業務人員。反而是本土公司才可能有開拓國外市場的需求。求職者的初心是希望公司環境和工作內容都能最大化運用到自己的語言能力,但如果沒有針對職位做功課,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設定出來的方向可能是錯誤的。
?
3.先放寬選擇再收攏:
?
在投遞簡歷階段,應該在設定的產業和職位范圍內盡量擴大選擇。初期先放寬薪資高低、公司規模大小這些考察,看起來條件符合的機會都先投遞,增加面試的機會。面試完,如果有多于一個錄取通知再從中作最佳選擇。產業上也不需要只鎖定自己熟悉的產業,在相同職位上有相似工作方式的產業都可以嘗試。如果發現理想產業和理想職位兩個條件加總的機會很少,例如求職者提到的建筑業采購職務,那就需要在產業和職位間做優先級的安排以增加選擇,可以同時考慮建筑業其他容易入門的職位,先求進入產業;或是同時考慮其他產業商品采購的職位。
?
很多跟我聯系的求職者都會提到覺得很仿徨,從他們的心路歷程中,我發現這來自缺乏客觀信息造成的不確定感—不知道自己的條件有多符合目標職位的需求、不知道簡歷怎么呈現、不知道競爭大公司還是鎖定小公司比較有優勢…等等。求職目標的發想可以從感性出發,但確立目標以及整個求職的過程都需要用理性來管理,仔細搜集產業和職位相關資訊,客觀比對自己現有的經歷、能力和職位需要的條件,目標精準了再采取行動。很多產業和職位相關的信息其實都能在網路上找到,如果擔心自己的判斷不夠精準,求職平臺上也有業界人士的資源可以運用,增加信息量就能降低仿徨的感覺。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